学校举行2025年“青马工程”团校培训开班暨第一讲
5月7日下午,学校2025年“青马工程”团校培训开班暨第一讲在学校温江校区弘景5号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杨静,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希,校团委书记田晓放出席会议。校团委副书记任强主持团校培训开班。
杨静在开班讲话中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寄语,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她说,实施青马工程是党交给共青团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勉励同学们一要以“青马之志”铸魂,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在学深悟透中筑牢信仰之基,践行仁爱为魂。二是要以“青马之行”砺能,做知行合一的躬身实践者。锤炼过硬本领,积极投身实践,扎根大地学习真知,历练担当。三要以“青马之德”修身,做医德学风的身体力行者。涵养浩然正气,在崇德向善中传承“悬壶济世”精神,在行动中当好示范做好表率。
田晓放以《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道”“法”“术”》为题开讲第一课,他向学员们讲解了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根本遵循、思维方法、策略技巧。
开班式上,来自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的贺采同学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校团委全体成员,各学院团委书记及200余名“青马工程”团校培训班成员参加会议。
第一堂课后,学员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黄佳丽 临床医学院中医儿科学2023级 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让我深受触动。谢依特小学的志愿者们奔赴边疆,用知识传递希望,用行动诠释担当,不仅为当地教育注入活力,更在奉献中实现自我成长,绽放青春风采。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鲍琪瑶 药学院/现代中药产业学院药学(中高计划)2024级 作为一名共青团员,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支教志愿者的回信,我内心充满敬意与力量。支教志愿者们奔赴边疆,用青春和汗水为孩子们点亮希望,为民族团结和兴边富民贡献力量,他们让我明白: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我们绽放青春的舞台。我们共青团员,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到基层去,到乡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会以支教志愿者为榜样,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为身边的人送去温暖和希望。
薛吉欣 养生康复学院 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2024级 当读完总书记给谢延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后,我在字里行间触摸到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坐标。谢延特小学戍边支教志愿者们用自己的才能主动选择在边疆助力当地教育的发展。同时推动民族团结与进步。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的实践故事,让我深刻理解了“自找苦吃”的时代内涵。我虽未亲历边疆风雪,却在回信的字句中读懂了青年担当应有的重量。当总书记强调“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时,我深知这不仅是给志愿者的勉励,更是给全体青年的成长指南。这激励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绽放岐黄之光!
普布则玛 民族医药学院 藏医学2023级1班 读完总书记给新疆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我内心深受触动。新时代青年应将个人成长融入边疆发展,用知识照亮牧区孩子的未来,用坚守筑牢民族团结的基石,生动诠释了“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他们在戈壁滩上播撒希望的种子,在祖国边陲书写奋斗的诗行,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最动人的精神图谱。青年人奔赴西部、扎根基层的选择,既是对“小我”的超越,更是对“大我”的追寻。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用情怀滋养民族团结,用知识助力乡村振兴,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淬炼初心、增长才干。这种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的担当,正是新时代青年对五四精神最好的传承。
张恩齐 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2024级2班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我深受触动。总书记对志愿者们在西部边疆教书育人的肯定,彰显出对青年投身基层奉献的重视。这些志愿者在促进教育发展、民族团结等方面发光发热,自身也得到成长。如今,越来越多青年奔赴西部、乡村和基层,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努力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积极投身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不负青春韶华。
(图/文 校团委)